健康+智慧,重庆基本实现医改“四梁八柱”阶段性目标
重庆之声 2020年12月29日

重庆之声12月29日讯 2019年,重庆人均预期寿命达77.85岁,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指标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成果,与过去五年重庆卫生健康领域推进的各项改革密不可分。今天,重庆市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市基本实现医改“四梁八柱”的阶段性目标。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十三五”期间,重庆1365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彻底结束了60多年“以药补医”的历史。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儿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功能性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万1058个,其中三甲医院增加到39所,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二甲医院。我市已全面建成“农村30分钟、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随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更多疾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能处理,更多患者留在基层看病。

在彭水县,当地已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及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全覆盖,开放床位数较“十二五”末增长44.8%。已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自动生化、彩超、DR等数字化影像系统全覆盖,其中14个乡镇(街道)卫生院配备西门子16排CT,基层50万元以上设备73台件,占全市基层50万元以上设备总数的13.2%。

彭水县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孝前介绍:“我们通过整合闲散资金、卫生事业经费等构筑‘资金池’,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培养、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基层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目前,彭水先基层首诊率保持在72%左右,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就医过程“美丽”与“智慧”并存

如今,在重庆就医不仅环境更美,看病的整个过程也更高效便捷。这得益于2018年以来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的“美丽医院”“智慧医院”建设。目前,重庆已拥有“美丽医院”45所、“智慧医院”44家,“互联网医院”24家。

在“美丽医院”建成区,医院不仅拥有优美的绿化、舒适的候诊区、整洁的厕所,食堂、停车、便民设施等品质也全面提升。在创建成功的“智慧医院”内,已实现分时段预约、院内智能导航、就诊信息推送和在线查询等服务。患者在院的平均门诊或检查时间降低到20分钟以内,出入院的手续办理时间由90分钟缩短至30分钟内。

在重庆市首个公立互联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其建设有应用移动医护系统、建设人工智能影像识别与诊断系统、建设远程会诊系统等“三大平台”,可为全国范围内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就诊服务。重医儿童医院院长李秋介绍,目前,医院已服务239万线上患儿,外埠处方率达50%。“我们为患者提供居家复诊、医保在线结算、药品配送等全流程线上线下服务,患者满意度达到99.5%。”

重庆市卫生健康副主任王卫介绍,目前,重庆的医疗智慧化进程还在深入推进。已实现全流程病历首页质量控制以及麻醉和手术全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管理,有效提升医院医疗质量管控水平;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138家医疗机构,近五年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超过51.3万例次。上线双向转诊平台,住院下转人次逐年增多,同期上升16.4%。

重庆之声记者向含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