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建在哪?基站建不建?这些问题让办理单位左右为难
2024-09-12

发布过这么多案例

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那些让办理单位左右为难的问题

PART.1群众反映

有人投诉:自己购买的水晶球未带来财运,要求商家退款;

有人投诉:超市购买的大米口感不喜欢,要求退款;

有人反馈:自己生活困难,希望政府分配老婆;

有人投诉:饭店或咖啡店以未消费为由,拒绝路人占座纳凉这一行为不近人情…………

我们经常都会收到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诉求

首先,非常理解反映人的遭遇

但对办理单位工作人员而言

确实有点为难他们

其实,还有很多问题

办也不是,不办也不是

让他们左右为难

PART.2公交站选址

案例1→

2023年8月,某小区居民反映,小区距离附近公交车站位置较远,周边也没有人行横道,小区居民到公交站乘坐公交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走人行横道线穿过马路,守法过街步行距离长,部分居民为省事,直接横穿马路,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收到居民反馈后,属地街道、社区向附近小区居民核实情况,发现确实该车站存在设置不合理的情况。2023年年底,在相关部门努力下,该车站向下移动了100米,解决了居民反映的问题。

问题彻底解决了吗?

事实是

并没有

自车站移动以来,陆续就有其他居民来投诉车站迁移不合理的问题。比如,车站附近楼栋的居民反映车辆启停都有噪音;还有居民觉得离小区更近了,车流量变大,容易堵车;还有其他小区居民觉得离这个小区近了,离其他小区就远了。

案例2→

问市民反映:其是渝中区某小区居民,每天06:00到21:30时段,小区旁边因公交车班次过多,产生噪音影响市民休息。市民认为该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投诉公交车站位置不合理。

问市民反映:自己是渝中区某小区的居民,该小区外,一路公交车站,现往小区方向移动了30米左右的距离。导致该处停靠的车辆增多,车辆运行时产生噪音扰民(此处是上坡路段),且堵车时,也有车辆鸣笛产生噪音。投诉该处公交车站迁移位置不合理,并要求恢复该公交站至原来的位置。

案例3→

小编还记得,前几年还有另一个小区,坐公交的居民希望公交车站离大门越近越好,方便乘坐;而开车的居民希望公交车站离大门越远越好,以免公交车停靠影响车主进出车库的视野。

在两方诉求都合理的情况下,部门到底该满足哪方的需求?

PART.3通信基站

一部分群众反映小区或者工作地点附近的通信基站数量不足,导致手机信号较差,希望增设基站或者调整设备。

问市民反映:渝北区某小区信号很差,此前有通信基站,但因部分业主的强烈联名投票投诉而拆除。现在时常出现通讯不畅、通话中断的情况,影响我们正常工作和生活,请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电信、移动及联通等通讯运营商完善通讯保障,增强信号覆盖,切实解决通讯信号不好的问题。

问市民反映:其是江津区某小区的居民,发现小区车库中国移动信号很差,影响业主在车库内打接电话。曾向中国移动公司反馈,未解决,现市民要求:物业公司与移动公司协商处理小区车库移动信号差的问题。

另一部分群众则认为信号塔有辐射,应该拆除或更加远离小区

市民反映:其是永川区某小区的业主,2024年8月2日,发现小区门口安装了一个信号塔,小区后门也安装了一个信号塔,两塔之间的间距不超过600米,市民称小区后门的信号塔下面就有一个幼儿园,会产生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向物业反映,对方告知没有办法管。现要求拆除信号塔。

市民反映:其是巴南区某小区的业主,2022年小区6栋屋顶上安装了一个移动的信号塔,产生了极大的辐射,影响到业主们的权益,市民向物业反映,物业承诺2024年7月拆除该信号塔,但是现又拒不拆除。

拆了吧

有人投诉信号不好

装上吧有人担心辐射大

你们说部门应该怎么办?

温馨提示:

生态环境部门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小功率通信基站等通信设施的电磁辐射基站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事实上,生活中电磁辐射普遍存在,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273.15℃)以上,都会发出辐射。通信基站比许多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磁炉、微波炉)产生的辐射量还要低,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所以没有必要对基站辐射产生恐慌。

相关国家标准中未对通信基站与住宅等建筑物的距离作出要求。

通信基站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其服务于不特定的社会大多数人,承载社会公共利益,基站的设立或取消,关系到该区域及周边相邻居民通信工具的正常使用。

PART.4综上所述

从诉求内容看,上述的几个案例,无论是迁移公交车站还是不迁移公交车站、加装基站还是拆除基站,都是群众的合理诉求。但是,接到这类诉求后,办理单位却往往左右为难,无论怎么处理,总会有另一部分人不甚满意。

尽管如此,各个办理单位依然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与耐心,认真细致地解决大家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对此,小编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深切地呼吁,大家在提出需求、反映问题的同时,能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日常生产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问题需要咨询、投诉,请进入重庆市“民呼我为”提交反映事项。